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总结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强化党建赋能 创新履职机制 努力实现“双促进”“双提升”
作者: 中共梧州市政协党组日期: 2022-09-28来源: 本站 打印

去年换届以来,梧州市政协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及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实施意见的精神,围绕“党建领航 ‘梧’来协商”品牌建设,强化党建赋能,创新履职机制,努力实现党建与履职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三个重要”充分彰显。今年8月,《人民政协报》《广西政协报》均在一版对此作了报道。

一、强化组织融入,赋能履职机制创新

市政协党组把创新完善政协履职机制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研究组建9个“1+5+N”协商专班,每个专班对应1名主席或副主席,5名机关委员和党员干部为“班底”,根据履职需要,邀请N名界别委员“进班”。同步谋划协商专班党组织建设,制订《市政协协商专班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实施办法》,每个协商专班成立功能型党小组,赋予其对委员的管理、教育、监督、服务等职能,中共委员“进班”即“进组”,党小组在专班履职时自动“激活”,引领“进班”的党外委员在履职中,自觉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功能型党小组的组建,既健全了市政协党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的建设对经常性履职的“两个全覆盖”和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又更好地把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融入日常履职,增强了实效。

二、强化先锋带动,激发委员履职活力

市政协党组依托功能型党小组,运用“行动学习法”的理念和方法,发挥“班底”成员和“进班”中共委员政治成熟、思想自觉、业务熟悉等优势,把先锋带头与“行动学习”结合起来,使先锋模范在经常性履职中有了常态化的体现。中共委员积极解疑释惑、引导预期、增强信心、建言资政,使先锋模范作用真切可感,“进班”的党外委员在“行动学习”中不断深化制度认同,积极提升“四种能力”,自觉做实“双向发力”工作。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过程中,各党小组突出政治功能,注重把方向、保落实,使党建工作与进农村助力乡村振兴、进企业助力工业振兴、进社区助力基层治理、进学校助力科教振兴“四进四助”,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香政协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合,政协委员400多人(次)“进班”,参与40多个重要协商、重点调研、重点提案督办和相机协商,到农村、企业、社区、学校,灵活开展100多场(次)宣传宣讲和视察调研,在先锋模范的带动下,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逐渐成为全体政协委员的履职追求和行动自觉。

三、强化政治担当,促进履职质效跃升

按照市政协党组的要求,功能型党小组自觉扛起党建保障履职的政治责任,有序有效推进市委批准的15个选题的重点协商。同时,根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相机选题,组织协商,开展监督,切实做到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专班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如,在助推自治区“两个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落实监督性调研协商中,相关的2个协商专班党小组,引领贯通民主监督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就企业用地办证、环评等问题组织6次相机协商;通过“群众提·委员议”媒体栏目贯彻舆论监督,回应了33个群众关切的问题,做到了真监督、敢监督、善监督,凸显了政协组织“靠得住、站得出、敢发声”形象。今年以来,共提交各类建言330多件(篇),其中,提案《关于布局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职业教育高地的建议》经由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全国政协获立案,2条社情民意信息获全国政协采用,《“助推自治区‘两个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落实”监督性协商建议案》等一批建言获自治区政协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降低机动车年审收费标准”等一批建议得到党政部门采纳并转化为政策措施。

(本文是2022年9月28日在自治区政协召开全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口头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