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梧州市委书记刘志勇对该市政协上报的《望尽快整体搬迁梧州中波台》信息作出批示。这是近年来,该市政协扎实推进履职执行力、协同力、创新力“三力”建设,推动委员主体作用发挥,全面提升履职水平取得实效的又一体现。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就要增强委员执行自觉,提升履职执行力,而履职执行力就是委员依章依规履职的能力。该市政协每年组织委员学习培训和视察一批重大建设成果,加深委员对履职认识。执行自觉还建立在对章程制度的理解。市政协主席吴汉华认为,“必须删繁就简,让制度瘦身,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容易入脑的几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制度要义,推进委员的执行自觉”。
2011年换届后,市政协落实相关人员对已有40多项制度进行梳理和学习,深入理解制度设计本意,概括提炼制度核心要义。“一份2000字的委员履行职责暂行规定,读起来费时,但“四个多”的要求,即:委员要多参与、多调研、多说话、多建言,让人过目不忘。同样,根据实情,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求概括为‘一季度联名或单独提交一条信息,每季度通报一次’,也要比1300多字的实施办法更清楚更易记。”市政协副秘书长谭伟坤对此深有体会。委员执行自觉的提升,让主体作用发挥生动活跃。今年6月,共青团界委员林智提出组织“助力梧州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设想,很快得到青联界别委员响应,得到20多名委员及众多企业支持,纷纷把一些较好职位拿出来,供大学毕业生选择。
增强履职实效就要增强协同自觉,提升协同力。协同自觉的基础是知情明政。近两年,该市政协坚持邀请“一府两院”、纪委以及有关部门等20个单位在政协常委会议和专门委员会议上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引导委员把履职智慧集中到发展大局和民生要事上。
协同自觉必须加以引导。市政协通过印发建言提纲,编报并印发《社情民意月报》,组织委员参与各种调研会、协商会,开通和运用网站等多种形式加强引导。今年,结合梧州发展实际,政协提出助力“三年一工程”活动、助推文化惠民、助推社会管理等“委员十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十项协同”方向,引导委员履职。
协同力提升后履职成果显著提高。以水电公司总经理周文勇委员为例,通过协同中调研了解的情况,仅今年上半年,他反映的3篇社情民意信息中,《建议加大对非法捕鱼行为的打击力度》等2篇获市委书记及政府分管领导批示。据了解,2012年委员提案被采纳或列入计划拟采纳的数量创近年来新高,达89.03%。
推动履职创新就要提升创新力。近年来,为推进履职创新,市政协注重成果转化和借鉴“他山之石”,形成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界别多层次推进、在执行中创新、在协同中创新的局面,逐步形成专门委员会协商提出、主席会议协商并报请书记、市长点题或出题的专题调研选题机制,大兵团视察、小分队调研等方法,以走上门问“题”、以沉下去研“题”、以蹲到点督“题”的提案质量提升机制。提升议政建言质量的经验也在2012年自治区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上作大会发言。
目前,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和界别工作也屡屡创新。在社情民意信息方面,两个专门委员会率先建立起委员活动室,连通社情民意“源头”。各界别根据自身优势,建平台、搭载体。民革梧州市委的“一成员一线索、一支部一提案”议政平台,民建梧州市委的“同心基地”,民盟梧州市委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基地”等一个个界别特色平台多姿多彩。最近,由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策划组织的梧肇两地“西江团旗红”战略合作活动也在扎实推进。
(文章发表于《人民政协报》2013年9月12日一版,《广西政协报》2013年10月10日一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