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广西政协报一版头条刊登我市《党建链串起产业链 履职线连通发展线——梧州市政协[党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文,现予转发。

坚持“党建+行动学习” 夯实履职基础
3月27日,梧州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各分组讨论点,与会人员围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研讨,思想的火花不断地碰撞。经过一天的集体学习和分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市政协要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人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助推梧州科教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市政协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通过党组成员带头,引领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全覆盖。为更好提升委员队伍素质,市政协大力推行“党建+行动学习”模式,通过协商专班履职机制,以行动学习为抓手,通过党员委员带动党外委员提升“四种能力”,着力打造协商议政、理论宣传、政策宣传、凝聚共识“四种场景”,引导全体委员增强履职本领,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助力产业发展第一线。2024年以来,市政协开展行动学习履职100多次。
在市政协的引导下,广大政协委员争当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宣传员”与“智囊团”,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委员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步伐,成为梧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坚持“党建+重点协商” 提高建言水平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住梧自治区政协委员提交了多篇高质量的大会发言和提案,为广西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其中,《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推进我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为最佳大会发言。
梧州市政协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积极实施“党建+重点协商”模式,不仅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年度协商计划,还坚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作为提案办理、专题协商和重点调研的首要步骤,精准对接改革发展大局。市政协党组聚焦广西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以及梧州市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的奋斗目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引导广大政协委员为全区、全市发展贡献力量。“加快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AI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等议题,分别列入市政协2024年、2025年重点协商计划。2024年重点协商计划实施后,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12份经济类调研协商报告,获得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成果还获评为2024年全区党委政研、改革工作系统深化“大学习大调研”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广西社科界建言献策“金点子”咨政报告。
市政协认真落实年度提案办理的工作安排,大力协助市党政领导和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督办重点提案,全力推动提案成果转化,《全链多维推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的建议》等重点提案的建议已落地见效。
坚持“党建+委员行动” 增强履职实效
2024年以来,自治区政协在全区政协组织中大力倡导开展“五大委员行动”。结合梧州实际,市政协创新实施“党建+委员行动”模式,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
市政协健全落实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组织体系,切实构建“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协商专班党小组+临时党委(党支部)”多级党建联动工作格局,在协商专班成立功能型党小组,并将机关党员和党员委员编入协商专班党小组,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政协履职的各个环节。在“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中,各协商专班的功能型党小组始终保持与政协党组的紧密联系,确保委员行动正确有序开展。2024年4月,结合“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的实施,市政协组织开展“共话新质生产力 共商产业现代化”专题活动。活动中,协商专班功能型党小组组织经济界委员深入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参观学习、共谋发展,深化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认识。这次活动在全市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激发起委员投身“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的热情。
在深入调研协商的基础上,委员们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履职成果。2024年以来,市政协报送、转送经济类社情民意信息170多篇,多篇信息分别得到全国政协办公厅、自治区政协办公厅采纳或获得梧州市党政主要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