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广西政协报2版刊登我市《以场景应用撬动人工智能“新引擎”——梧州市政协举办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小记》一文,现予转发。
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部署,9月25日至26日,梧州市政协组织举办“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专题培训活动,旨在紧扣梧州产业实际与政协履职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委员讲堂、专题教学等多种形式,为政协委员搭建感知科技变革的实践平台,提升委员科技素养和创新履职能力。
在广西喜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巨幅屏幕上数据实时跳动、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市政协委员、公司总经理徐永帅向委员们介绍了一台飞速运转的宝石 AI 视觉智能检测设备:“它一秒钟就能精准识别出人眼难辨的微瑕,效率相当于二十名熟练质检员。”他还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梧州宝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委员们围绕设备仔细观摩,并就系统投入成本、操作技术要求等问题踊跃提问,在互动交流中切身感受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
紧接着的调研进一步拓宽了委员视野。在广西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传统印象中火花四溅、热浪袭人的生产场景,被整洁有序、高度智能化的现代车间彻底颠覆。市政协委员、公司总裁王文辉介绍:“通过数智化改造,我们实现了精准控温、自动轧制,在安全、效率与产品质量方面都实现了大幅提升。”
车间参观结束后,“委员讲堂”随即开讲。王文辉以“企业数智化改造和应用”为主题,结合企业实践做专题分享。他介绍,自2021年起,广西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已完成超过 200项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更实现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每年节省生产成本近九千万元。“‘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应该主动拥抱变革。”王文辉的切身感悟引起了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如果说企业家的实践分享令人信心倍增,那么来自高校的科研支持则让委员们信心更足。梧州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庞光垚表示,教研机构愿与企业合作,针对产业实际研发“小”模型,助力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这一提议得到积极响应,市政协委员、广西苍梧雄业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业当场表达了合作研发制茶智能设备的强烈意愿。
在培训班上,庞光垚以“人工智能赋能梧州产业发展”为题,系统讲解了人工智能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分享了校企合作研发经验,助力委员提升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委员们还实地考察了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及产业赋能成果。直观的应用案例与课堂内容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了委员的履职素材,凝聚了发展共识,也为后续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政协委员、广西广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冰川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本地企业在智能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性和行动力。我们将加快落实企业智能化升级步伐。”多位委员也表示,将把此次培训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履职成果,为梧州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