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市区主干道机动车管理的建议
|
作者: 刘 萍 曾 宇 日期: 2020-7-3 来源: 梧州政协网 |
![]() |
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交通治理工作,完善城市建设提质工程,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全面推进以来,市区主干道的路面拓宽,街道绿化美化等工程在又快又好建设中。但路宽了机动车通行效率反而降低了,主要原因有: 一是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驶入机动车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是行人斑马线距离设置欠科学,严重影响机动车辆通行率,更影响我市城市形象。 三是非机动车及行人流动性强、电子警察抓拍盲点多、罚款难度大等多方面原因,相较于对机动车每一次交通违法行为都可以进行扣分、罚款的处罚方式,对非机动车辆、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只能以警示、提醒、纠正为主,罚款为辅的方法,处罚威慑力及整治效果相对较微弱。 文明出行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既是城市文明交通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为让文明交通成为每个人出行的习惯,让梧州更安全、更宜居,建议: 一、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一)对电子警察抓拍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建议交警部门除采取人脸识别曝光等措施外,加大罚款力度,违法者不主动接受处罚的,将与个人征信挂钩。 (二)建立有关交通违法行为网络举报系统。对于电子警察抓拍盲点地域,市民可将交通违法行为以视频、相片等形式通过手机APP等互联网手段上传至举报系统,在经执法部门确认后,由执法部门对违法者采取罚款等措施,并对举报市民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三)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对所有交通违法者,应在原地接受20-30分钟惩戒性劝导服务。 二、合理设置斑马线,增设红绿灯智能控制 我市道路较狭窄,在高峰期时段有部分交通路段横过斑马线的人流量较大,但为保障道路通行能力,无法在每一条斑马线上设置红绿灯,机动车为避让行人,通过斑马线的速度十分缓慢,从而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一)合理设置斑马线,加大两条斑马线之间的距离,引导市民集中通过斑马线。 (二)对部分确需设置斑马线的路段增设红绿灯,并由需通过斑马线的市民控制或接入红绿灯智能控制。信号灯亮起间隔时长应根据各路段行人及机动车通过率合理设置。 (刘 萍 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兼)、农工党市委会驻会副主委) (曾 宇 农工党党员、梧州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